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且末垦区苏塘灌区位于莫勒切河、喀拉米兰河两河流域下游平原区,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极度干旱的典型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东西长约49.1km,南北宽3.2~12.5km,开发规划总面积30万亩,形成灌溉面积18万亩。
灌区输配水工程主要由引水干渠、沉砂调节池、骨干管网、田间管网等组成。采用计算机、通讯网络、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技术,通过现地监测、控制等自动化设施,实现对灌区渠道闸门、灌区管网、田间系统等设备运行状态和水情信息的自动远程监测和控制,完成灌区日常调度和运行管理维护的自动化、一体化,确保灌区水利工程的安全输水、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精确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

骨干管网(一期)概况图
网络系统采用两网三层的分层分布式结构。融合了光纤、无线网桥、无线数传等多种通讯方式。灌区管理自动化系统采用中水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H9000系统,在中控室实现对整个输水管网的阀门等设备的远程集中监视与控制,实时监测各级管道流量、压力等信息。具有输配水集中监控、安全监视、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用水自动计量及管理、灌区安全高效运行等功能。

骨干管网控制站分布图

骨干管网控制站监控图
灌区共分成327个田间系统,设198套田间现地测控单元(MCU)。田间MCU负责电磁阀控制命令的实施、阀门状态、压力、流量等数据的采集以及与集控系统的通信。实现田间系统的远程自动灌溉控制、并实时远程监测支管进口流量、压力,实现水量的自动精确计量。MCU因分散在18万亩的灌溉用地上,无法使用电力供应,由太阳能供电。系统通过实施田间轮灌制度的自动化管理,远程自动控制田间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对作物定时、定量的精准灌溉和用水量的科学调度与管理。
该项目一期工程目标完成6万亩,自2010年3月开始实施。二期工程将完成1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