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科技 房纯纲 1984年春夏之交,我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和系统工程系当访问学者。一天,一位美国友人告诉我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火炬传递要在周末经过校园。我查阅了校报《STATE NEWS》,弄清了火炬传递路线。那天,我早早地来到奥运会火炬必经之路的拐弯处,占据了有利地点。当火炬手缓缓向我们跑来时,人们沸腾了,欢呼、雀跃,高喊着口号。我被当时人们的热情感动了,原来奥运会具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我问路人,什么人可以当火炬手?得到的回答是:任何人只要缴纳2000美元,就可以跑1英里。当然,不是一个人跑1英里,可以是几个人跑。难怪尤伯罗斯把洛杉矶奥运会办成了第一次盈利的奥运会。我知道,当年夏天,我国会派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那是中国重新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我想,要是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就好了!我也去当个火炬手什么的,为奥运会做点贡献。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中国北京当选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举国上下沸腾,中国人的百年期盼将要实现了。我想我为奥运会做贡献的机会终于来了。
说来也巧,去年夏天,欧美同学会通知,会员可以申请担当奥运会志愿者。我报了名。
今年春天得到通知,要求报名担当奥运会志愿者的人参加英语口语考试,考试地点设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考试分为8个组,其中6个组考英语;两个组考小语种。每个组有2~3名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考官。每个人自述5分钟,然后,自由对话。
半个月后,通知我被北京奥组委录取为NOC(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联络员。据说,报名参加考试人数为180多人,只录取了28人,录取人数不到报名参加考试人数的六分之一。我很幸运成为这28人中的一员,并被分配为博茨瓦纳奥运代表团联络员。
报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有205个,每个代表团配备一名联络员,共有205名联络员。绝大多数联络员来自外事部门,其中约70人是前驻外大使及参赞。在联络员团队成立会议上,奥组委主席刘淇亲自参加会议,并讲话。说明北京奥组委对联络员团队的重视。每个代表团根据人数不同还配备了人数不等的助理,助理来自首都各高校的学生。
经过近两个多月培训(每周一天),进入实习阶段。7月3日进行代表团进驻奥运村演练。代表团由北京市党政机关干部担任。我和3名助理接待博茨瓦纳代表团,进行了进村、安检、升旗、入住等科目演练。
7月27日奥运村正式开村。28日博茨瓦纳代表团团长进村。8月1日多数团员进村。8月3日进行升旗仪式,博茨瓦纳驻华大使出席升旗仪式。7日大使在官邸设宴招待代表团全体成员。
NOC志愿者的工作原则是:不说“不”字和首接责任制。NOC志愿者的工作十分繁杂,基本上是团长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从帮助安排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用车、编制各种表格、到机场接体育部长和青年营营员,到陪运动员和官员购物和参观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在我与官员聊天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我院的工作性质,对水力能源开发和其它新能源开发很感兴趣,要求参观访问我院。于是,促成了8月21日代表团官员对我院的参观访问。当天,贾金生副院长和高季章前院长接见了他们,介绍了有关情况,并交换了礼品。事后,几位官员表示对这次参观访问结果十分满意。
博茨瓦纳代表团对这次参加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取得的成绩十分满意,达到了他们的预期成果:进入前8名。男子54公斤级拳击运动员和女子400米短跑均进入前8名;男子50米游泳打破国家记录。为此,代表团开了庆祝会。
我陪代表团团长的时间最多。团长对北京为此次奥运会所做的一切大加赞扬,他喜欢北京的建筑、北京的古迹、北京的城市绿化。他特别喜欢天坛公园里那棵名叫“九龙柏”的柏树,惊叹天工之作!团长想留在北京工作,并计划明年陪夫人到北京旅游。
8月24日奥运会闭幕后,博茨瓦纳代表团成员陆续离村回国。团长最忙,只有这时,才能抽空上街游览。此外,团长要等待清点物品和付费,到27日凌晨3点才离村。
我继续留下来参加残奥会的志愿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