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长征路上的追梦人”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京津地区分队,前往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探索电力人奋斗不息的成长历程和坚定充盈的精神世界。
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科技”)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专门从事水利水电建设的骨干企业之一,创造了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多个第一。

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中水科技公司。王德宽董事长、张毅总工、张煦总经理助理、姚维达副主任、李亦凡博士热情接待,并与实践团深入互动交流。
王董事长是浙江大学78级电气工程学院院友,他十分欢迎母校实践团的到来,并与大家回味分享自己青年时的在校时光。他劝告实践团的年轻学子们:“要学好专业本领,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用户需求、行业需求、国家发展相结合。”

随后,张煦总助、张毅总工向实践团介绍了世界先进的iP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带领大家实地参观了监控系统实验室;李亦凡博士带领参观仿真系统实验室,展示了逼真、直观、生动的水电站仿真系统。这些自主研发的水利水电技术,让人不禁惊叹于我国水电行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中水科技已经拥有了领先世界的水电监控系统,完成了世界装机容量前十之中的五座水电站,其中包括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工程,“真真正正打造了水利水电领域的大国重器”。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工程”)隶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是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电力规划研究、勘测设计企业,是我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内的排头兵和“国家队”。
当天下午,实践团赶赴中电工程采访了公司史小恒、张炳成副总工程师,茹林、李续琴处长,倪煜工程师,徐积翔主管。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谈起,史副总工向实践团介绍中电工程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他说道:“和高铁一样,直流特高压也是一张国家名片,是让我们中国电力人倍感自豪的一张国家名片。”
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电力建设开始走出国门。中电工程成立专门的海外事业部,让我国的电力设计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十几个国家,完成170余项电力工程设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电力发展和建设实力。
最后,倪煜博士作为浙江大学11届校友劝告大家“要保持学习的活力,保持学习的能力”;茹林处长鼓励年轻学子要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千万不要误以为基层锻炼埋没了高学历的价值,而是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工作做起,逐渐成长。
电力人的心是什么样的心?电力人的梦是什么样的梦?在与两家企业的电力前辈交流访谈之中,实践团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电力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我国电力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革新技术,不断壮大实力,这其中凝聚了无数祖国电力人的汗水和心血。祖国的伟大复兴之梦,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共同努力。
在访谈中实践团了解到,从用高额的价格从国外引进设备技术的艰难起步,到现在能够站在世界前列引领行业发展,这中间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诚如中水科技张煦所言,“03年非典时期,很多国外专家撤离,只能由他们自己去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正是电力人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才一步步造就了今天的成就。”电力行业的发展要为国家经济的建设打好基础,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电力人从来都不敢懈怠。这就是电力人的心,这就是电力人的梦。
电力人的心是浓浓赤子之心,电力人的梦是伟大复兴之梦!
在对三家电力企业的访谈中,我了解到国家电力行业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的历程。光伏等并网技术和市场机制日益成熟,新能源渗透率逐渐提升;水利水电事业从一穷二白、只能引入国外设备到现在掌握多项核心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电力设施建设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递出中国的国家名片。
这一系列成绩和光辉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付出。张煦工程师用“难,太难”三个字来描述这一段辛酸历程。这种电力人在逆境中拼搏奋斗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陈垚煜
参观国电阳光新能源、北京中水科水电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三家公司,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三点:
第一是国家政策对电力行业影响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支持,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无论是电力行业还是其他任何行业,都要支持和践行国家战略,才能使企业更好发展,国家更快进步。
第二是挖掘需求和敢于创新的重要性。做科研永远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积极了解受众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固步自封是无法进步的,只有紧紧依托实际,做别人不敢做,想别人不敢想才能脱颖而出。
第三是求是学子的浓浓校友情。在参观过程中,浙大的校友学长们对我们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耐心的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让我们非常感动。
总之,这次参观不光开拓了我的视野、加深了我的认识,还使我倍受鼓舞,坚定了我继续努力学习,科技报国的决心。
——赵源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