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消息 文件精神 学习交流 好书推荐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 更多...
·[院]转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
·[院]关于举办党委中心组(扩...
·2010年第三期发展党员与预...
·关于填报党内统计表及2010...
·转发水利部直属机关妇工委《关...
·2010年第二期发展党员与预...

好书推荐   >> 更多...
·[院]转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
·[院]关于举办党委中心组(扩大...
·2010年第三期发展党员与预备...
·关于填报党内统计表及2010年...
·转发水利部直属机关妇工委《关于...
·2010年第二期发展党员与预备...
  首页 >> 专题报道 >> 创先争优 >> 学习交流
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浅论中国治水文化的演变
发布日期: 2011-01-19
 

李传哲

我国传统的治水文化,在大禹治水后得以形成,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积累,逐步发展起来。所谓治水文化,是指人类在躲避、逃避因水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即水旱灾害),在除水害、兴水利、保护水资源以及与此有关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如制度、技术、知识、思想与价值、艺术、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治水文化与水利关系密切,所以治水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水利科学与技术的内容,尤指水利科技中所隐含的思想、精神与价值等。传统治水文化中最核心的是天人合一。

一、天人合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古人眼里,自然界的山水都有精气灵魂,人融入自然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沟通。

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具有不同的涵义。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由于不同的哲学家所谓天的意义不同,他们所讲的天人合一也就具有不同的涵义。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两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可见“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不作过多的讨论。季羡林先生认为,所谓“天人合一”,“人”就是“我们这一些芸芸众生的凡人”,就是“我们人类”,“天”就是大自然,“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同大自然交朋友”。通俗点讲就是主张人类应当顺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可违背、超越自然规律。

二、古人治水思想——天人合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史称六经之首,现谓科技之父”的文化瑰宝——《易经》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夫子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晋朝郭璞《玄中记》:“天下之多者水冶,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致,万物无不润”。水,乃生命之源,人类之先物。而行水之道、蓄水之洼、识水之学、用水之义、管水之理、则不可不谋,谋辄福,不谋辄祸,天之理也。治水如治国,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国而言,十分重要。

大禹治水的传说至今为世人传唱。鲧治水采取的是用石块和泥土筑坝挡水的办法。他指挥人们挑土运石,垒堤筑坝,来阻挡洪水。洪水无处外流,就往上猛涨,鲧见水涨了起来,就又下令继续加高堤坝。结果导致了水涨堤高,堤高水涨的恶性循环。憋在堤坝中的洪水,好像悬在人们头上挂在丝线上的千钧利剑,随时会丝绝剑落,夺人性命。结果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尧叫舜去检查鲧的治水工作,舜罢免了劳而无功的鲧,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大禹察清了地势,探明了河道,找出可以利用的地势和河道来疏导洪水。大禹用了十三年,终于疏通了河道,治理了湖泊,洪水按部就班由高处流入低处,从湖里流到江河,最后汇入了大海。一片片土地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回到陆地生活,修建房屋,种植庄稼,养牛羊鸡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鲧以强堵方法治水失败,禹以疏导方法治水成功,最后统治天下。这不仅说明在我国的自然条件下水利和治国兴邦的紧密联系,也告诫我们在水利工作中必须不断认识水的规律,探索治水理念。

都江堰治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现。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然而如果一味地做自然温顺的奴隶,人类又会失去其生存与发展的起码保障。“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间关系的一种理想境界。一方面,人类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破坏与超越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规律又要为人所用,使之服务于人类的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在成都平原上发展农业,首要的是除水之害、兴水之利,既要使岷江多余的洪水不危害灌区的生产,又要保证有足够的水流进入灌区。在充分认识了岷江河道、水流、泥沙、水文等规律之后,通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调动水流,引导泥沙,使自然规律为我所用,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发展。同时,都江堰工程既不修筑拦断岷江的堰坝,又不设立取水调水的控制闸门,在无任何人为干预(如开闸、引水、泄洪等)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自如地调配水量,枯水季节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洪水季节又能将多余的水量排出外江,达到“分四六、平潦旱” (治水《三字经》)的目的,使灌区内“水旱从人,时无凶年”。这一切,充分反映了历代工程建造者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建立在对工程枢纽及灌区所在地自然环境、河道条件、地貌地质、水流泥沙等多种因素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各项工程对于河道、水流、泥沙等因素的反作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工程延绵二千余年,不仅没有对岷江河道、枢纽所在的周边地区以及灌区内产生任何生态与环境的负面效应,反而促进了整个成都平原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与协调发展。由于灌溉面积的连续增加,由此而带来的“绿洲效应”不断强化,整个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都江堰这一复杂、巨大而又巧妙、绿色的工程,使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当代治水新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革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对当今治水确实有很高的价值。

“天人合一”的治水思想在当代社会有了新的发展,对于人类居住的水环境而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在,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天人合一”的发展,它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

现代水利的本质特征是人与水和谐共处,保持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力求使每一项水利工程尽可能都成为生态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环境美化工程,处理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恢复和维系良好生态系统,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基础性目标。把水利工程建成为生态工程,一方面是指水利工程要满足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另一方面要满足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要求,使水利工程发挥生态效益和环境美化功能。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

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分别有四个核心要点。

第一、给洪水以出路。在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上,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洪水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二者都是灾害的本质属性,缺一不成其为灾害。正因为如此,给洪水以出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而且要把它作为整个防洪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就要予以高度重视。比如在城市规划中,不能侵占行洪河道,要注意给河道让出一定的宽度来,防止人为约束河道造成恶果;在堤防建设上,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在一些山区、支流或非人口密集区,要适度控制堤防建设规模;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强分蓄洪区建设,科学合理地运用分蓄洪区;在处理江湖关系、雨洪资源利用等一切工作中,都要按照给洪水以出路这个思路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天和谐的理念。

第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要点。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是世界人均的30%。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十分严重。应对干旱缺水,有多种措施。按照常规做法,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库多蓄水;解决空间不均,主要靠调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资源总量短缺,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调水可以解决区域的部分水资源短缺问题,但如果不搞节水型社会建设,人们没有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就可能出现调水越多,浪费越严重的情形。

第三、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要点。面对大自然,人类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治理水土流失。实践证明,大自然在不受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是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的。目前生态治理中所采取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就是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干预大自然的生态,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在沙漠中发展绿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态就会萎缩。如果人不去伤害大自然,给自然生态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在沙漠中,只要有水,胡杨林就会出现生机。内蒙古的东居延海干涸了11年,西居延海干涸了40多年,黑河调水到居延海后,当地生态迅速得到恢复。因此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上,必须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即使搞人工治理,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要简单地认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就无所作为了。我们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等,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能力。比如搞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发展局部的牧区灌溉,使单位草场的载畜量大大提高,就可以实行轮牧,使休牧的大面积草原生态得到恢复。

第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要点。绿色经济可以涵盖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条,绿色经济则把这一思想扩大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布局。发展的过程中间,要求国家在宏观管理上要充分考虑绿色问题。与此同时,解决水污染问题,还要严格排污权的管理。水环境承载能力集中体现在排污权的管理上。正如节水型社会是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制度,排污权的管理也应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起宏观控制、微观定额两套指标,按照排污权的上市交易规则,采取一系列市场经济的做法,以此来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破解中国四大水问题,必须在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以上四个核心要点。这四个要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切实从人定胜天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进而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结语

我国的水利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意义。自“大禹治水”以来,中华民族在兴水利、除水害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历代科技的先进水平。而治水文化,就是伴随着这一历史过程而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代社会是崇尚科学技术的。现代社会在拥有了看似无所不能的现代科技时,往往对古代科技不屑一顾,进而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实际上,我国的传统治水科技、传统的治水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座宝库,蕴涵着许多深刻的哲理与智慧,不应被岁月的尘土所埋没。现代中国治水文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实质上是对我们古代治水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演进和升华,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体。我们的治水思想经历了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演变,也表明了我们在水利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认识水的客观规律,探索治水理念。

参考文献

[1]      钱正英.中国水利工作的新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      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1月.

[4]      李可可,黎沛虹.都江堰——我国传统治水文化的璀璨明珠.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第二期.

[5]      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04/25 17: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