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利枢纽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竣工验收
“小浪底水利枢纽安全监控系统”于2004年4月20日至21日,在小浪底工地胜利通过了业主和设计单位主持的项目竣工验收。验收工作组特别称赞了我院承担的系统总装标和二标部分的研发成果。
“小浪底水利枢纽安全监控系统”是我国自行设计、研究、开发成功的超大型水利枢纽安全监控系统,是以水工监测、计算机网络、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应用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基础,为枢纽安全运行服务的工程安全监控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规模之大、测点之多、复杂程度之高以及其监控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系统集成的困难程度均为世界所瞩目。
该系统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安全监控实现集成化、智能化的数据采集、通信传输和信息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面向枢纽安全监控管理的基于综合分析推理机制的决策支持功能。系统投入试运行一年多以来,全面实现了对小浪底水利枢纽所有监测项目和全部监测资料进行实时可靠的数据接收和各类信息管理、查询;按照用户要求定制并输出各类监控报表、报告、过程线、相关图、分布图;对各建筑物的监控物理量进行在线分析和实时预报;根据系统内各类监控指标,利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知识自动对各建筑物的运行状况进行在线分析和离线评判;快速形成各类监测报告。从而,真正实现了实时监测和馈控枢纽的安全运行状况,为反馈设计提供基础资料,为决策机构对枢纽安全状况做出准确高效的评判和管理调度决策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工程效益。
该系统共分为4个标段开展研发工作,即:系统总装标、一标、二标、三标。中国水科院承担系统总装标和二标的研发工作,负责系统详细设计和系统总控、综合数据库、输入子系统、输出子系统、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泄水建筑物群(包括左岸山体、隧洞群、塔架、进口高边坡、出口高边坡、综合消力塘等)安全监控综合分析推理子系统及其专用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和系统集成工作;河海大学承担一标的研发工作,负责大坝安全监控综合分析推理子系统及其专用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院承担三标的研发工作,负责引水发电系统(包括地下厂房、引水洞、尾水洞、机墩、蜗壳等)安全监控综合分析推理子系统及其专用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系统研发工作从1998年3月开始,历经近五年时间至2002年底全面结束,并于2003年初投入试运行。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实践检验和专家组现场评审,表明该系统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具有较佳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运行效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在2003年水库高水位运行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验收会议一致认为:各开发单位均能够按照合同规定和监理要求完成各项研发任务,系统的开发质量达到预定要求,部分成果超出了合同规定的任务范围。会议对我院承担的系统总装标和二标部分工作成果提出特殊表扬,指出:特别是系统总装部分和二标部分的程序整体优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运行稳定,图形成果的表达、输出、模型建立和综合分析推理等重要部分具有特色。
我院代表结构材料所总工程师陈重华教授在项目竣工验收会议上代表开发方发言,感谢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各级领导多年以来的大力支持,感谢各开发单位领导和参加项目研发工作全体同仁多年以来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和互相支持,并表示开发方各单位今后一定要继续携手奋进、继续共同努力,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新成就,为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