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获奖项目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1 |
混流式水轮机全系列水力模型研究和推广应用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一等奖 |
2017 |
| 2 |
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青海省人民政府一等奖 |
2017 |
| 3 |
金沙江下游巨型电站群“调控一体化”控制系统研究及工程应用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一等奖 |
2016 |
| 4 |
哈达山水电站出力优化提升方案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三等奖 |
2015 |
| 5 |
海上风机基础结构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3 |
| 6 |
梯级水电厂群远程集中监控与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三等奖 |
2012 |
| 7 |
四川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三等奖 |
2012 |
| 8 |
近海风电场海上测风与试验研究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 |
| 9 |
基于气陆耦合的多模型多模式洪水联合预报关键技术及应用 |
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 |
| 10 |
长江三峡工程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0 |
| 11 |
黄河上游梯级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研发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0 |
| 12 |
三峡巨型水轮发电组创新研究与国产化实践 |
湖北省科学进步特等奖 |
2009 |
| 13 |
GB/T 15468-2006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 |
2009 |
| 14 |
远距离泥沙输送装备及加压泵站系统研制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07 |
| 15 |
小湾水电站饮水沟堆积体抢险加固工程安全监测成果分析及预警分析 |
云南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
2006 |
| 16 |
CVT-XX系列全容错直接数字控制水轮机调速机械柜的研制 |
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5 |
| 17 |
多泥沙河流大型泵站轴流泵技改试验研究 |
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4 |
| 18 |
水轮机泥沙磨损性能预估技术 |
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4 |
| 19 |
隔河岩水电厂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3 |
| 20 |
大渗漏量、高流速溶洞地层堵漏和防渗技术 |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03 |
| 21 |
200MW机组沅江48P-30型循环泵经济性优化研究 |
天津市科学进步三等奖 |
2003 |
| 22 |
西北电网水调中心自动化系统 |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0 |
| 23 |
白山大型梯级水电厂远方集中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 |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0 |
| 24 |
YJ48P-22型循环水泵技术改造 |
四川电力科学进步二等奖 |
2000 |
| 25 |
紧水滩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
浙江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
2000 |
| 26 |
100,200SP型新型泥浆泵 |
水利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
1999 |
| 27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进出口高边坡施工稳定性研究和加固技术 |
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1999 |
| 28 |
万家寨引黄工程大型高扬程耐磨蚀离心泵水力机型的研究 |
水利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
1998 |
| 29 |
开放系统环境下的交互式监控图形通用开发系统 |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8 |
| 30 |
GB/T15613-1995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规程 |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8 |
| 31 |
桓仁电厂1号水轮机增容改造研究和真机研制 |
国家电力公司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8 |
| 32 |
水泵用抗磨蚀密封环 |
水利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7 |
| 33 |
龙羊峡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7 |
| 34 |
新安江电厂水轮机增容改造研究和仿真机研制 |
电力工业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6 |
| 35 |
刘家峡2号机组改造增容技术 |
电力工业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6 |
| 36 |
快速锚固技术研究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6 |
| 37 |
三门峡水电站汛期浑水发电试验研究 |
水利部科学进步一等奖 |
1995 |
| 38 |
博斯腾湖西泵站水泵技术改造 |
水利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5 |
| 39 |
博斯腾湖西泵站水泵技术改造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等奖 |
1994 |
| 40 |
对流扩散方程的涡区分离解法 |
电力工业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
1994 |
| 41 |
高坝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1994 |
| 42 |
三峡模型水轮机国际对比试验研究 |
水利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4 |
| 43 |
富春江水力发电厂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4 |
| 44 |
XCX-01型斜坡测斜仪研制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4 |
| 45 |
新型350ZLK-2.7立式开敞轴流泵的开发应用 |
水利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3 |
| 46 |
GLQ2录波器及PLW系列故障录波集中信号屏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3 |
| 47 |
WLF-01型微机故障录波分析装置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3 |
| 48 |
西北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规划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3 |
| 49 |
反击式水轮机气蚀损坏评定标准 |
电力工业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3 |
| 50 |
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规程 |
电力工业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3 |
| 51 |
大孔隙地层水泥膏浆灌浆技术 |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1992 |
| 52 |
水泵模型试验台 |
水利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2 |
| 53 |
空泡在边壁附近溃灭的试验研究 |
水利部科学进步论文三等奖 |
1992 |
| 54 |
东风双曲拱坝防治裂缝的研究 |
能源部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1991 |
| 55 |
黄龙滩水电厂水情测报和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 |
能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1991 |
| 56 |
龙羊峡大坝安全监测及反馈 |
能源部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1991 |
| 57 |
在水轮机调节系统动力学分析中描述水轮机特性的一种新方法 |
能源部科学技术进步论文二等奖 |
1991 |
| 58 |
能源部部颁标准(SD295-88)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 |
能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1 |
| 59 |
龙羊峡水电站低水头发电水轮机模型试验研究 |
能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1 |
| 60 |
高水头含沙水流水轮机防护措施的研究 |
能源部电力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91 |
| 61 |
耦合求解速度压力的非交错网格法 |
能源部电力科学进步论文、研究报告三等奖 |
1991 |
| 62 |
岩体力学测试及高坎坝基监测技术 |
“七五”科技攻关 |
1991 |
| 63 |
T-100机械液压调速器改电液调速器 |
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0 |
| 64 |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9652-88 |
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990 |
| 65 |
应用于双曲型方程的变区域有限元法 |
能源部电力科学进步论文、研究报告三等奖 |
1989 |
| 66 |
水轮机同台对比试验及模型验收技术 |
国家计委 国家科委 财政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集体荣誉证书 |
1989 |
| 67 |
高精度水力机械模型通用试验台 |
水利电力部科学进步一等奖 |
1988 |
| 68 |
水轮机调速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 |
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1988 |
| 69 |
贴体座标法在水力机械内部流动分析中的应用 |
水利电力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
1988 |
| 70 |
绕物体水流中固体颗粒运动轨迹和冲击作用计算 |
水利电力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
1988 |
| 71 |
山西尊村引黄工程一级站水泵技术改造 |
水利电力部科学进步四等奖 |
1988 |
| 72 |
SK-E浆才及应用 |
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
1988 |
| 73 |
富春江水电厂多微机分布监控系统 |
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二等奖 |
1986 |
| 74 |
富春江水电厂多微机分布监控系统 |
水利电力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
1986 |
| 75 |
水力机械转轮内部流动的三维计算 |
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纪念证书 |
1986 |
| 76 |
轴流式水轮机和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压水模型试验研究 |
水利部科学进步论文三等奖 |
1985 |
| 77 |
全国水电设备质量情况调查研究 |
水利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
1982 |
| 78 |
葛洲坝水电站轴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研究 |
水利部科学进步一等奖 |
1981 |